UFC上海站:沸腾的八角笼与2183天的等待
[db:简介]

8年过去“中国力量”已全面开花
提到UFC与“中国力量”的故事,绕不开2011年2月27日的那个夜晚。张铁泉带着“中国 UFC第一人”的标签站上八角笼,为中国格斗运动敲开了通往世界顶级赛场的大门。
2017年的UFC上海站现场,李景亮在TKO获胜后带领全场观众高喊“中国力量”的画面几乎可以说是“中国力量”的名场面之一。如今李景亮和全场观众的呐喊,在2025年获得了回响。
今时今日用遍地开花来形容“中国力量”也不为过。在现在的UFC八角笼中,既有腰缠金腰带的张伟丽,也有宋亚东、张名扬和苏木达尔基这三位有实力进入排名的男子选手,更不用说那些通过精英之路刚刚登上UFC舞台不久的新生代选手,比如“格斗医师”石铭和“超级赛亚人”太依拉克。
UFC上海站票房超2200万元
在23日格斗之夜比赛当天,在上海体育馆外挤满了身穿各种各样UFC应援T恤的粉丝,在周边甚至有不少街头小贩售卖着T恤和海报等周边产品。而在上海体育馆内,现场观众的热情被眼前的物美灯光所点燃,有不少观众还高举起五星红旗为中国选手呐喊。
这样浓烈的赛事氛围,甚至不亚于在国外举办的UFC赛事。就连UFC选手下榻的酒店,里里外外都被粉丝给“包围”了。而不管是哪一位UFC选手,都尽情地满足每一位粉丝的签名与合影要求。
UFC在现象背后,自然得益于这个全球最大的格斗组织在中国多年来的持续投入,让其在国内积累起一批忠实拥趸。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目前UFC在全球拥有超过7亿粉丝,其中4.1亿分布在亚洲,在中国已有1.5亿受众,成为在中国影响力最大、观众增长量最快的国际职业赛事之一。
不断成长起来的粉丝群体,又为UFC中国的赛事生态作出了积极的回应——体育大生意获悉,今年的UFC上海站以两天超过2200万、单日均破千万的票房,创下近五年全国室内体育馆单日票房纪录。
UFC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区负责人张卓麟在格斗之夜结束后,对于比赛当晚观众营造出的火热氛围给出了高度的评价。“我们一直在中国推动这项运动发展,粉丝是这次比赛能够取得成功的最大原因。更大的场馆、更多的观众,我们希望下一次比赛能够办得更加盛大,我们绝对还会再次回到中国。”
时隔五年,UFC再次在中国大陆举行格斗之夜,连同之前的精英之路半决赛、中国武道综合体能大赛、UFC粉丝见面会以及观赛会等系列活动,七天的UFC格斗周成功将“中国力量”的热潮从上海扩散至全国,点燃了整个体育消费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几年前的UFC中国,今年无论是UFC组织本身,还是承办单位橙狮体育和中国移动咪咕,都为这一全球最大综合格斗赛事组织重回上海办赛注入了更多新意。
咪咕公司与UFC中国签署合作备忘录,探讨双方如何利用各自优势,在内容创新、办赛合作、运动健康、市场推广等领域加深合作,为中国体育市场注入新动能,为广大粉丝带来更优质的体验。
咪咕公司将依托中国移动先进的 5G+和AI 技术,在超高清信号、AR/VR及其他新技术制作等领域应用,以及云平台、AI互动等技术应用结合,科技赋能极致的观赛体验。
橙狮体育董事长兼CEO穆旸表示:“综合格斗有一定的观赛门槛,而一个垂直赛事如何激发消费能量,这中间的桥梁就是体育的正能量。我们正是以这种正能量为原点,用更多的合作形式和商业拓展,以竞技体育独有的辐射力,让‘中国力量’的溢出效应影响至更大的范围。”
当然,格斗之夜并不是UFC赛事体系里的最顶层。迄今为止,UFC数字赛仍然还没有来到过中国。中国选手茸主在获胜后的采访中表示,“UFC再次回到上海,观众非常热情,给选手支持的力度不比在美国比赛差。希望UFC未来可以在中国举办更多的数字赛。”
在格斗之夜结束后的媒体沟通会上,张卓麟坦言:“我们肯定有发展中国市场的计划,近期高管白大拿也在中国进行访问,他要寻找更大的场馆,去做更多内地比赛,他也感受到中国格斗迷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