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上演“和平真人秀”:泽连斯基十谢特朗普,普京成华盛顿峰会隐形最大赢家? | 今日特读
[db:简介]

关注“今日特读”账号!一站式看懂特朗普⬆️
事件速览:华盛顿上演和平大戏
当地时间周一(2025年8月18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白宫主持和乌克兰以及欧洲的2场会谈,他与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及多位欧洲关键领导人会晤,共同商讨结束已持续超过三年的俄乌战争。此次峰会的核心议题,围绕着一项潜在的“领土换安全保障”和平协议展开。
会议背景颇为复杂,一是六个月前,特朗普与泽连斯基曾在白宫爆发激烈争吵;二是就在上周,特朗普刚刚在阿拉斯加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了备受争议的单独会晤。
此次华盛顿峰会,标志着特朗普试图以核心调解人的身份,主导并加速战争的终结进程。会议在表面上气氛缓和,泽连斯基与欧洲盟友一改往日姿态,对特朗普大加赞扬,但各方在停火条件、领土划分和安全承诺等实质性问题上,分歧依旧。综合多家外媒的深度分析,《今日特读》带您解读这两场会谈的奥秘。
外媒观察:一场献给特朗普的政治秀
综合多家外媒的深度报道,此次华盛顿峰会与其说是一场寻求共识的谈判,不如说是一场围绕特朗普展开的、精心编排的外交“真人秀”。各方在礼貌的言辞和刻意的姿态背后,隐藏着各自的战略算计与深刻的忧虑。
一场精心编排的“感谢盛宴”
与半年前那场不欢而散的激烈冲突相比,本次峰会的氛围发生了180度大转弯。《华盛顿邮报》与路透社的报道不约而同地将焦点对准了泽连斯基和欧洲领导人姿态的戏剧性转变。这不再是一场平等的对话,而更像一场面向特朗普的“感谢合唱”。(相关报道:华盛顿邮报 | 华盛顿的感谢之歌:泽连斯基和欧洲盟友集体向特朗普“示好”路透社 | 白宫上演的“外交奇遇记”:一场礼貌背后,是各方心照不宣的算计)
泽连斯基显然吸取了上次因着装和态度被指责“忘恩负义”的教训。他脱下标志性的军绿色服装,换上了一套被外界称为“战斗正式装”的黑色套装,并在短短几分钟的公开讲话中,向特朗普表达了超过十次的感谢。这种刻意的恭维姿态,被《华盛顿邮报》解读为一种“生存策略”——在美援前景不明、战事陷入胶着的状态下,安抚并迎合特朗普是基辅别无选择的选择。
欧洲领导人也紧随其后。从北约秘书长到意大利总理,再到欧盟委员会主席,他们轮番赞扬特朗普的“领导力”,称其将和平进程推入了“新阶段”。这种集体“示好”的背后,是欧洲对特朗普可能在缺乏盟友协调的情况下,与普京达成某种有损乌克兰和欧洲安全利益的密约的深层恐惧。他们选择用赞美来换取参与感和发言权,试图将特朗普的议程拉回到一个多边框架内。
“顿巴斯要塞”的命运
在和缓的氛围之下,是和平协议最冷酷的核心:领土让步。英国《每日电讯报》的深度分析文章揭示了为何顿巴斯地区的“卡泽尼托雷茨河”沿岸狭长地带,会成为整场交易的关键。文章指出,特朗普顾问所说的“双方都需要做出让步”,实际上主要指向乌克兰放弃对顿巴斯地区的控制权。(相关报道:每日电讯报 | 普京从特朗普那里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这片区域远非地图上一块普通的土地,而是乌克兰的战略命脉所在。该报道从三个层面“解剖”了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地形上,它是一处由河谷、山脊构成的天然高地,是乌克兰在广袤平原上抵御俄军的坚固堡垒。过去十年的防御工事已将其打造成一个巨大的“杀伤区”。
基础设施上,沿岸的四座核心城镇(科斯蒂安蒂尼夫卡、德鲁日基夫卡、克拉马托尔斯克、斯洛维扬斯克)构成了乌军在前线最重要的后勤与指挥枢纽,为数十万军队提供补给、医疗和休整。
历史上,2014年的战争正是在此地爆发,乌克兰军队也在此地取得了首次重大胜利。它已成为乌克兰民族抵抗精神的象征。
因此,外媒普遍认为,普京要求获得整个顿巴斯地区,而特朗普似乎准备推动这一交易,这触及了乌克兰的底线。放弃此地,不仅意味着乌克兰后方门户大开,更将摧毁其军队的后勤网络和精神支柱。泽连斯基在会晤中对此议题的犹豫和回避,正反映了基辅面临的巨大压力。
普京的“胜利”与特朗普的模糊承诺
峰会看似将普京排除在外,但他的影子无处不在。纽约城市大学教授拉詹·梅农在为媒体撰写的评论文章中提出了一个尖锐的观点:真正的赢家可能是在阿拉斯加就已布局的普京。
该分析认为,普京在阿拉斯加峰会上成功地将特朗普的议程,从欧洲和乌克兰力推的“立即停火”,转移到了他自己偏好的“达成全面和平协议”上。
这看似一步之遥,实则改变了游戏规则:前者冻结战线,对乌克兰有利;后者则意味着必须先解决领土归属等根本性问题,这正中普京下怀。特朗普在华盛顿峰会上反复强调“全面协议”而非“停火”,实际上是在采纳普京的框架。
与此同时,特朗普抛出的“安全保障”承诺,在各家媒体看来也充满了模糊性。他暗示欧洲应承担更多责任,美国会“参与其中”,但对于是否会派遣美军“靴子落地”这一核心问题,他始终含糊其辞。就在峰会召开当天,俄罗斯外交部已明确声明,拒绝“任何涉及北约国家军事力量驻扎在乌克兰的方案”。这使得特朗普的承诺更像一张空头支票,难以让乌克兰和欧洲真正安心。
综合来看,外媒观察的共同结论是:特朗普通过此次峰会,将自己塑造成了和平的唯一缔造者,满足了个人的政治形象需求。然而,他所推动的路径,却可能让乌克兰陷入“以核心战略领土换取模糊安全承诺”的危险境地,并加剧了美欧之间的不信任,这在客观上符合普京的战略利益。
结语展望:表演结束后的危险变数
总结而言,这场在白宫上演的“外交奇遇记”,其表演性远大于实质性。它清晰地勾勒出当前地缘政治的残酷现实:乌克兰和欧洲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被捆绑在特朗普这位极具不可预测性的“交易者”身上。为了避免最坏结果,他们不得不放下身段,参与到这场以“感谢”和“赞美”为入场券的政治游戏中。
而欧洲坚持挤进美俄乌三方会谈,核心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一场由美俄主导、牺牲乌克兰并最终损害欧洲自身根本安全的“强权交易”。在谈判桌上,欧洲的介入既能为势单力薄的乌克兰提供关键的政治支持,防止其被边缘化或被迫接受苛刻条件;同时也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切身利益——毕竟战争就发生在欧洲本土,任何协议都直接关系到整个大陆的未来安全格局。因此,欧洲的参与,实质上是将一场危险的“密室交易”拉回到一个更可控的多边外交轨道上。
展望未来,局势的发展存在几个关键变量和可能路径:
三方会谈的实现与破裂:特朗普力推的“美俄乌”三方峰会是下一步的关键。如果能够举行,将是解决冲突的机遇,但更可能是对乌克兰施加巨大压力的“鸿门宴”。普京是否真心参与,以及他与泽连斯基能否坐到同一张桌前,都是巨大的未知数。
安全承诺的具体化:未来几周,外界将密切关注美国对“安全保障”的定义。如果美国无法提供坚实、可信的军事承诺,那么整个“领土换和平”的逻辑基础将不复存在,协议也将沦为空谈。
特朗普的耐心与变数:特朗普以注意力短暂和易受国内政治影响而闻名。如果和平进程受挫,他很可能迅速失去兴趣,将乌克兰问题抛回给欧洲。届时,乌克兰的处境将比现在更加艰难。
最终,这场峰会与其说是和平的开端,不如说是将所有矛盾与风险都推向了风暴中心。它留下了一个核心问题,不仅是给各国领导人,也是给所有观察者。
在这场以“和平”为名的复杂博弈中,你认为最大的变数是特朗普的交易艺术,还是普京的战略耐心?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洞见,并点击关注,与《今日特读》一同见证世界格局的演变。
|本文独家发布于腾讯新闻
往期回顾:
第16期:阿拉斯加的迷雾:一场没有赢家的峰会,外媒解读普京与特朗普的无效博弈
第15期:联邦霸权的扩张:特朗普“整顿”华盛顿的外媒解析
第14期:特朗普和普京上演“罗生门”:乌克兰已无关紧要,美俄都在给自己找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