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万少年参加的小篮球,中国篮球的答案?

[db:简介]

青少年篮球赛事燃爆暑期

小篮球也不缺氛围感

张闻:在男篮亚洲杯上,中国男篮以1分之差不敌澳大利亚,获得亚军。尽管未能夺冠,但包括此前对新西兰、韩国的比赛在内,都十分精彩,可以说是再次点燃了中国篮球迷的热情。与此同时,可能许多人并未注意到,我国“小篮球”总决赛、NYBO全国总决赛等青少年篮球赛事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不知两位最近是否有关注小篮球赛事?

谭力文:我刚从今年NYBO全国总决赛举办地鄂尔多斯回来。现场氛围令人印象深刻,丝毫不逊于很多职业赛事。比如,赛事设有开闭幕式,开幕式上有45米长的巨幅国旗展示,全场齐唱国歌。每支参赛队伍入场时,球员球衣上都印有代表省份的名称,赛事甚至还推出了专属主题曲。

不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看台上的家长们。他们自发组成统一的助威方阵,有些队伍的家长我去年在厦门总决赛就见过,今年他们依然随队前来。不仅统一着装,还有人挥舞队旗,宛若足球场南北看台的忠实球迷,全力为自己的孩子和球队加油。

细想之下,赛事氛围的营造确实与赛事逐步升级密不可分。青少年赛事首先需立足办赛质量,这是良性运营的基石;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拓展如现场氛围等附加值内容。因此很多青少年赛事的氛围是随着赛事成长逐步建立起来的。

不仅是比赛

更是宝贵的青春回忆

张闻:听完您的分享,我也很想去现场亲身体验这些青少年篮球比赛。不少篮球记者曾向我表示,看青少年比赛有时比CBA常规赛更令人热血沸腾,那是更为纯粹的篮球,更是青春不可复制的记忆。如今青少年篮球赛事IP日益丰富,与十年前相比,无论是风格还是参与人群,似乎都有了显著变化。不知二位是否有同感?

谭力文:从我个人的感受来看,最明显的变化是赛事数量大幅增加。十年前的青少年篮球赛事远没有现在这么多,以往多由政府或篮协主办,如今则更趋商业化和市场化。随着国内运动品牌的壮大,他们需打造与消费者紧密联系的赛事IP。体育培训行业的发展,也促使培训机构和运动品牌积极办赛,为青少年爱好者提供了更多参赛机会。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十年前办赛成本较高,且家长和学员主动参赛的习惯尚未形成;另一方面,当时中国青训仍以CBA青年队模式为主。如今体教融合更为成熟,更多有潜力的孩子得以通过这些赛事展示自我。

家长对子女参加体育比赛的态度,这十年来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以往家长或担心影响学业、容易受伤,如今随着体教融合教育观念更新,越来越多的家长不仅支持孩子周末参赛或培训,甚至利用暑假带孩子赴全国各地边赛边游。这也是青少年篮球赛事发展的重要标志。

人口多、赛事多

中国小篮球释放积极信号

张闻:这确实是当前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但尽管如此,青少年赛事仍为中国篮球扩大了人才基数,带来未来发展惊喜。最后还是想请二位,从竞技层面谈谈当前青少年赛事有哪些积极信号,预示中国篮球未来在亚洲乃至世界可能达到什么高度?

赵环宇:我注意到的是青少年赛事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五年前我常为“一赛难求”奔走,许多教练抱怨全年比赛机会寥寥。如今赛事如雨后春笋,仅小篮球领域就有三大赛事:东方启明星的CAAU、中国篮协背书的2025年中国小篮球系列活动·全国总决赛、小篮球领域元老NYBO,以及“西楚霸王”、“2035杯”等民间赛事。只要有意参赛且有经费,几乎有打不完的比赛。例如有不少孩子刚结束NYBO在鄂尔多斯的比赛,立即转战厦门参加全国总决赛,此类情况屡见不鲜。

打篮球的孩子也越来越多,据官方数据,2020至2024五年间,参与小篮球活动的人次超过120万,这曾是难以想象的数字。姚明上任后强调,中国篮球欲与欧美强队抗衡,必须扩大篮球人口。如今市场需求已然形成,不会因姚明离任而消失,且需求旺盛。赛事作为终极需求,是检验训练成果的舞台,因此赛事增多是自然现象。

2025中国小篮球系列活动·全国总决赛在厦门举行

再分享一个小故事:我的家乡在鲁西北某现场,曾是篮球荒漠,毫无篮球培训基础。但随着小篮球运动发展,当地现已有两家培训机构,其中一家学员超百人,而县城常住人口不足十万,这一从无到有的蜕变令人欣喜。

如今学校与体育系统进一步打通,学生可参加体育系统比赛,如篮校杯及U系列比赛,此外校园赛事也日益丰富。中国篮协近期推动全国U15青年锦标赛改制,从预选赛+决赛两阶段,调整为基层赛、分区赛和全国赛的更科学的体系。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在努力提升赛事体系、增加供给,这是非常积极的现象。孩子有更多时间发展真正兴趣爱好,不必在学业和体育间艰难选择,这股势能将加速释放。届时,初高中阶段将涌现更科学的训练方式,届时与欧美强队较量或非空谈,因为我们已拥有雄厚的人口基础。

张闻:今天与二位交流深受启发。青少年篮球培训如同精心耕耘土壤,我们虽无法预知哪颗种子会长成参天大树,但可努力让土壤更肥沃、气候更适宜,未来必将孕育更多优秀果实。或许下一代中国男篮成员,此刻正征战于NYBO或小篮球赛场,为每一次球权奋力拼搏,而他们享有的,是比前辈更科学、更丰富的成长环境。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