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人机在美缺货,美国人为何对它“又爱又怕”?
[db:简介]

“中国有能力让全球无人机产业停摆一年。”
文 / 巴九灵
近日,奇怪的一幕出现了:
6月24日,根据美国科技媒体TheVerge走访,占据美国80%市场份额的大疆无人机产品,从美国百思买的商场的货架上“消失”了,连价格标签都被撤下,网站上也难以购买到大疆的新产品,仅有几台老款翻新在售,但价格高得离谱。
由此引发了一些联想后,大疆发言人黛西・孔对此回应称:“大疆仍然致力于美国市场。正如我们之前所分享的,大疆一直在与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合作,解决一个与海关问题相关的误会。不幸的是,这影响了我们的无人机和零件的备货和进口。我们理解客户的失望,但仍然希望此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美国人对中国无人机的“怕”与“爱”不算什么冷知识。
说它怕,自2017年开始,他们便以“数据安全隐患”为由,对大疆在美国的销售实施了限制措施。2019年后至今,从“禁止政府机构使用”到呼吁“征收更高关税”,对中国无人机的举措层出不穷。
特朗普上台后,就在半个月前,还签署了三项行政命令,加强美国对无人机威胁的防御能力,同时减少对中国等外国无人机制造商的依赖。
但8年下来,美国市场上90%注册的无人机,依然是大疆品牌,这便是爱了。
除了大国博弈“互相卡脖子”,战场上无人机的频繁应用,更是助推对它的关注度从技术领域转向地缘政治领域。
6月2日,乌克兰发动了“蜘蛛网行动”,使用无人机群对俄罗斯5个州的机场发动袭击,瘫痪数十架造价昂贵的战斗机,这是无人机群首次对军事战略要地发动大规模打击。
6月中旬,以色列和伊朗爆发冲突。先是以色列用无人机对伊朗高级别指挥官进行了“定点清除”,接着伊朗运用无人机与弹道导弹协同作战,突破了以色列的防空系统。
伊朗击落以色列“赫尔墨斯”无人机
于是一个疑问呼之欲出,知道中国无人机牛,如今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尤其在无人机军民通用的背景下,会给无人机产业带来了哪些变化?今天的文章试图解答下这些疑问。
北京军博会上展出的无人机模型
在关键零部件领域,如稀土永磁体、传感器、高算力芯片等,全球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而中国主导的安全规范、AI识别协议等,正通过市场规则倒逼国际无人机厂商同步技术迭代。
到去年,我国无人机企业已达1.4万家,备案产品1800余种,较2023年的1000种增长80%。
落到具体产业带,珠三角拥有龙头企业大疆,以技术快速迭代和市场创新见长;长三角凭借精密制造和供应链整合能力,主攻关键部件生产与系统集成;中西部的成都、西安,依托军工基础和科研院所资源,专注军用研发与高端制造;京津冀则聚焦前沿技术突破,如自主控制系统、集群算法等高端研发。
在这些地区形成的合力之下,中国无人机产业形成了“消费级全球独占鳌头、工业级爆发式扩张、军用级关键技术突围”的差异化格局。
如今,德国市场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占据全球商用无人机市场近90%的份额,控制着60%的电机产能、55%的飞控系统和40%的电池供应,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地位。
其中仅大疆一家就拥有全球70%的市场份额。生产大省广东去年产量接近700万架,同比增速超过70%。仅在深圳,就有超1700家产业链企业。
无人机给水稻喷洒农药
在美国等国家看来,当前全球无人机供应链的核心矛盾,集中体现为中国的供应链主导地位与各国技术自主化诉求之间的冲突。
多年来,美国试图通过产业脱钩遏制中国发展,但迄今要采购一架完全不依赖中国产业链的产品,仍极为困难。
面对“切断中国供应”的目标难以实现,美国又转而寻求“关键节点控制”,例如要求盟友禁用中国产的导航定位等核心零件。然而,以色列等国因战争需求,通过“功能留用、形式剥离”的迂回手段,在合规框架内延续对中国技术的依赖。
工程师测试专供出口的无人机
乌克兰,俄罗斯无人机残骸落在地上.
其中,乌克兰的无人机产业发展轨迹,便是战时技术迭代的典型样本。
在前述“蜘蛛网行动”中,乌方对无人机的运用进行了多维创新:
▶▷乌特种部队将FPV自杀式无人机藏匿于改装民用卡车的木制顶棚内,利用陆路物流网络分批潜入俄罗斯境内,部署于加油站或偏僻路边,在目标基地周边秘密静默数月,成功规避俄军侦察。
▶▷行动展开后,卡车化身“可移动式地面航母”,顶棚可远程操控开启,使普通民用节点瞬间转为隐蔽发射阵地。单架无人机成本仅300—600美元,150架协同出击,突破了俄军对固定发射场的监控。
▶▷行动融合民用技术,如星链、4G通信、开源硬件与AI精准制导,最远目标距前线超过5000公里。结合乌克兰全民制造网络的社会化协作生产模式,实现了低成本、高精度的“超距隐形打击”。
▶▷无人机升空后,伪装卡车立即自毁,消除证据并阻断技术逆向工程路径。“不留痕”的设计,实现了“零人员伤亡”。
蜘蛛网行动 图源:网络
当然,这些年,也中插了不少美国人对于“中国无人机”应用于军事的质疑和指责。
荒诞的是,今年3月,美国FBI悬赏1500万美元通缉来自中国山东的44岁电子配件店主刘女士。然而,她既无军工背景,也无国际物流渠道,连英语都不会说,主营手机维修和无人机配件,淘宝单价不到200元。
讽刺的是,这一悬赏金额竟比本・拉登的初始悬赏金还高500万美元。然而,美国德州仪器芯片多次在伊朗无人机残骸中被发现,美国却对本国企业网开一面。
结语
总体来看,尽管中国无人机产业处于全球第一梯队,但并不是“无敌”的,除了缺乏一定的战争场景,仍然存在某些核心技术和理念上的不足。
例如部分高端红外传感器、激光雷达仍依赖进口,AI避障算法、路径规划系统的成熟度与美国存在代差。不少企业“重组装轻研发”,导致自主技术匮乏,同质化竞争更使行业平均毛利率跌破5%。
但无可否认的是,当无人机成为重塑战争规则的关键变量,硝烟背后的角力,本质还是从稀土矿脉到算法代码的全链工业实力——这才是未来战争规则定义权的终极战场。
本篇作者 | 袁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