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娃的潮玩运动馆,成了年轻人的labubu

一票通玩的潮玩运动馆,正在占领社交圈

潮玩运动馆,和淘气堡、传统健身房、综合体育场馆有很大区别,因为这里往往集数十项娱乐运动于一体,竞技挑战区、互动游戏类、亲子类、电玩区等,有刺激的挑战,有轻松的休憩,有欢乐的互动,不只是孩子的乐园,更是全家、全年龄段的社交空间。

从氛围来说,这些潮玩运动馆装修炫酷,数字化设备多,主机游戏、电玩机随便玩。

从商业角度看,这是一门怎样的生意?

综合潮玩运动馆往往面积很大,最少1000㎡起步,如果想要更好的体验感,例如攀岩区、蹦床区、模拟跳高区,则要3000㎡以上、挑高6米以上。这也导致这些场馆的地理位置绝不在市中心,而是小区密集、租金偏低的区域。

例如北京的潮玩运动馆,大多数分布在五环外,朝阳东坝、亦庄、回龙观、北京的“睡城”燕郊等等,占据商城一整层的位置。

潮玩运动空间“打造者”广东蜜动游乐副总裁张树茂对体育大生意透露,综合潮玩运动馆选址主要考虑交通便利性、周边人口规模与年龄层结构、学校数量、购物商城数量,方圆10公里范围内的同业竞争对手等。偏远的老旧改造厂房也是选择之一,但后期运营宣传要花大工夫。

在项目设置上,潮玩运动馆也很有心思,比如射箭区,用可以前后移动的箭靶,方便初学者、熟手使用,弓的重量、种类也有不同,一些场馆设置了专业竞技、趣味体验两种,对应不同的弓箭,更多场馆则是采用最普通的弓——重量大,不需要调准星;保龄球区也不用换专门的防滑鞋,球重量也小,主打一个人人都能玩。

一时风口or 运动商业新物种?

那么,潮玩运动馆究竟是一时风口,还是运动商业的新物种?

答案或许介于两者之间。

从短期看,它确实踩中了几个红利:暑期经济、亲子消费、运动热潮、社交刚需,加上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新工具的赋能,能快速实现百万流水,一跃成为“爆款”。

但从长期看,潮玩运动馆更像是一场“体验经济”的延伸——它不是为了竞技,而是为了出汗、释放和朋友“玩个痛快”。

这意味着它和“正统体育”之间注定存在一层隔阂。一方面,它拉低了体育消费的门槛,帮助“非运动人群”轻松进入;但另一方面,也很难像传统体育一样,形成稳定的用户黏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场馆正在向不同的方向展开探索。

有的潮玩运动馆正在往“轻运营”方向走,通过统一加盟模式、复制标准化选址和内容模块,快速扩张抢占市场;而有些,则尝试融合进更深度的内容,如设置比赛积分榜等,提高专业性与参与度,拓展“轻竞技”新场景。

而传统体育创业者的“逆袭”,也并非没有机会。当“票价亲民”不再是唯一竞争优势,教学服务、社群运营、组织赛事等能力,恰恰是体育馆老玩家们的“看家本领”。

在这场“娱乐化”运动消费浪潮中,什么样的场景最终会留存下来?或许是最能让用户在短暂玩乐之后,产生一次“我想学下去”的冲动。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